quyuana
对于MP3和MD孰优孰劣的问题已经争论了有几年了,小编用过不少MD也听过听过的MP3,但是在这里也不敢妄下断言,昨天的一篇文章已经惹怒太多的MD FANS《无能为力,MD在技术上已走入死胡同!》,此次咱们从多个方面来比较一下MP3和MD的优缺点,究竟谁好谁坏还是请网友多多参与讨论。
1.音质
音质上说,虽然专业评测都认为MD音质好,容量小,但一般我们的耳朵也真是听不出来.而且对于音质的讨论实在是不好说,因为其受影响的方面太多,譬如不同音源,耳机的好坏,不同的采样率,以及试听折的音乐取向都可以影响产品的最终平价。因此,这次只能用采样率和采样方法来对比一下MP3和MD原始音质的好坏了。
MP3现在支持的格式主要是MP3,WMA,WAV,ACC,OGG,MP3 plus以及APE,采样率一般为64Kbps——320Kbps。MD现在用的采样格式为ATRAC,ATRAC 3,ATRAC 3 plus以及在HI-MD上用的PMC,采样率为48Kbps,64Kbps,312Kbps以及新增的256Kbps和1.4Mbps(1.4Mbps 仅仅限于HI-MD的PMC)。在采样方法上MP3一般是使用CBR和VBR,也就是静态采样和动态采样,MD则是分段采样。
介绍了这么多的基础知识咱们来看看究竟谁的好些吧。在低采样率上也就是MP3使用MP3,WMA,WAV,ACC,OGG格式,采样率为64Kbps-128Kbps;采用LP和LP2模式上。MD占有绝对的优势,其52段的采样方式比在低采样率上的CBR和VBR都要好,因为其在 44.1Khz采样频率上,MD的采样点更多,还原起来更加的真实。在中等采样率上,例如MP3的128Kbps-192Kbps,MD的SP模式 64Kbps,其差别不是特别的大,如果听得精细点的话MD还是稍占优势,这个可以在频谱上看出来,MP3的高频去掉的更多,MD则少一些,但是已经不十分的明显了。高采样率上,也就是使用192Kbps以上的采样音频和MD的最高采样率,MP3更加具有优势。因为此时的MD其52段采样方式,已经没有低采样率上的优势了,而此时的MP3使用的音频文件一般都是用VBR采样的,其对不同频率的划分和适应程度都比ATRAC这种格式要好,并且采样位数也更多,既是MD使用24bit采样,采样率达到312Kbps或者256Kbps,MD也不如MP3。如果再说的远一点,APE普及的时候,其无损压缩方式将会全面的超越MD现在使用的音频文件的质量,即便是1.4Mbps的PMC也会再音损方面高于APE,假如那时MD有更新的技术那就另说了。
2.容量
最早的时候,也就是MP3刚刚面世那个阶段,1998年左右吧,MD在存储上完全的超越了MP3。因为当时MD碟片的容量已经达到了160MB,而SONY推出的 MDLP四倍压缩模式,更是可以将6张CD盘片使用LP4格式全部的压在一张MD上。1998年的MP3,16MB的还存在,更多的则是32MB, 64MB十分的稀少。这种情况一直到1.8寸硬盘随身听的出现才有了改观,因为1.8寸硬盘其最的容量为10GB,最典型的就是2003年发布的iPod 第三代10GB容量的产品,再加上128MB MP3产品的普及,MD的优势已经趋于零。在近几个月,1.5GB-4GB容量的微硬盘MP3的推出,代表还是APPLE的mini iPod,使得这个时期MD在存储容量上完全处于下风,即便其能够通过购买碟片扩充容量,但是其成本将会逐渐的增加。而近期的情况则又急转直下,HI- MD通过几个月的企盼,终于上市,其1GB的容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优势,即便是1.5-4GB的微硬盘产品也不能抵挡,更心喜的是原来160MB的可以使用HI-MD格式化成350MD,这个已经完全打败现阶段主流的128MB和256MB的MP3。
容量上的竞争,在MD和MP3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因为三星已经暗地里公布其1GB的产品将会以512MD容量的价格上市,而5-10GB微硬盘产品已经在某些厂商的生产列表里。
3.传输
这个是MD永远的痛,其早期的和播放时间同等的录制时间完全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痛苦,虽然NET MD的面世对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是谁愿意让MP3文件在次经过ATRAC的压缩,而WAV音源更是难找。我是不会使用通过CD抓轨到电脑,转化格式,然后通过USB在传到MD上这种方法的。HI-MD可以存储文件格式,是个好消息,但是不能播放,又是一个坏消息。
其实这一点上不用多说MD的传输方式是其最大的瓶颈,如果能够使用文件格式进行传输摒弃单一的录制ATRAC文件的化,MD非常的有前途。
4.播放时间
这个又是MP3的痛处,现在的MP3的播放时间,最长的可以达到50-70小时,并且只有两款产品,有一款还是SONY的半MP3,另一款是iRiver的产品。而一般的MP3,不管是硬盘的还是FLASH的,都集中在10-20小时之间。而反观MD,能够播放上百小时的产品屡见不鲜, 50-60小时更是多如牛毛。实在是闹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儿,MD不光有解码新品,而且还有存储芯片和机械装置,为什么其播放时间会远远的超过没有机械装置的MP3。看来还是成产工艺和生产经验上的欠缺,MP3还要多多学习。
5.版权
这个本来应该不是讨论的话题,但是还要比一比。MD的音乐版权限制十分的严格,只准录入不准录出,也就是不可能从一个MD碟片向其他的设备录出,此张MD就是终点。MP3毫无版权而言,网上到处都是MP3的音源,即便现在打击盗版,但是音频抓轨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现在的MP3也有很多支持直录功能,音源就更加的丰富了。当然不全都是如此,有些对版权严格要求的生产厂商还是只准MP3下载不准MP3上传的,例如iRiver等国际大品牌,因为国际市场不比中国,版权看的重,但在中国市场都有固件升级补丁下载,支持免驱动.SONY松下等就不行了.
6.显示和其他
显示方面MP3可以同步显示歌词的ID V3 Tag信息,而MD不可能在其LCD上显示歌词,Tag信息也不是很完全。重量上,MP3可以由15g做到200g,也就是最小的纽扣MP3和2.5寸硬盘MP3;MD则是集中在70g-150g之间,具体的差别就是单放和录放,以及使用材料的不同了,本质上没有 MP3改变的那么多。
功能扩展已经被MP3作的太多了,什么FM收音,语音录制,电子书,图片浏览,游戏,彩屏等等无所不包,而MD则是只有区区的几种,录音和少有的FM调频。价格方面就不用多说了,MP3基本上是一次投入,价格方面非常的自由,但是低价的产品产生的很多的低质的产品。MD有一定的长期投资,那就是碟片的购买,还有就是MD的整体质量比MP3要高出不少,其做工更是非常的精细,也许这就是MD比MP3更有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吧。
上百度去搜索一下吧很详细的
2009-12-26
| 添加评论
| 打赏
评论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