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题
全部问题
休闲娱乐
情感家庭
生活常识
商业理财
社会民生
购物消费
电子数码
电脑网络
旅游地区
教育科学
文学艺术
体育运动
健康医疗
游戏
商业资讯
管理软件
精华知识
我的主页
我要提问
求助
求助
08-09-01
39健康专家
发布
1个回答
时间
投票
0
39健康专家
人人必梦,夜夜有梦。这是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研究的科学结论。
并且具体证实,一夜八小时的睡眠,大约有90-
120分钟在做梦,有梦阶段大约要出现3-6次。
总起来一夜之间,做梦的睡眠时间约为25%。
梦属于想象范畴,是在睡眠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无意想象,
其内容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归结起来,
引起做梦的原因有三: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即一个人经常苦想的东西,常常会在梦中出现。②内部刺激的影响。
如古书云:“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等。③外部刺激的影响。
一个人入睡后,如果被头紧压住脖子,
他就可能梦见有人用手卡住自己;睡觉后用热水袋烫着双眼,
他就可能在梦中当救火英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梦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地说,梦对于人的健康(
包括心理健康)是没有什么消极影响的。但是,
如果一个人老是恶梦不断,或者做梦后又总是忧心忡忡,长此以往,
梦特别是恶梦则难免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恶梦特别是对梦的恐惧心理呢?
(1)转变梦观念。长时期来,人们对梦有不少错误观念,
如认为梦妨碍睡眠,有损身体健康。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一般地说,梦非但不伤身体,无损心理,反而对身体有益,
对智力发展有利。我们应当相信科学,从梦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
(2)保持乐观情绪。心理研究表明,生活愉快、情绪乐观、
性格开朗的人,一般是不大会做恶梦的;即使偶尔做了恶梦,
也不会在梦后仍为其所纠缠,情绪紧张,庸人自扰。
可见保持乐观情绪,乃是防止与消除恶梦的基础或前提。
(3)讲究用脑卫生。
梦是在睡眠过程中人脑某些部分继续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
过分紧张地用脑,就易做紧张的梦;而紧张的梦同恶梦一样,
对身心健康是有消极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使用大脑,
注意有张有弛,合理作息。
(4)克服依赖思想。心理学调查发现,做紧张的梦或恶梦的人,
在梦境中多是被动者、被害者,很少是梦境的主人。也就是说,
一个依赖性强、主体性少的人,易做紧张的梦或恶梦。因此,
克服依赖思想,培养主体精神,有助于少做此类梦或改变其内容。
(5)学会自我解梦。解梦即对梦的解释,既能诊断疾病,
也能治疗疾病。因此,人们应当学会自我解梦。所谓学会自我解梦,
一是要破除对梦的种种迷信。这样,即使做了某种所谓不祥之梦,
也会处之泰然。二是把梦的内容作积极的解释。这样,
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对身心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梦也可以是疾病的征兆。如老是梦到身上某处痛,
就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迹象,梦者便应当去就医诊治。
梦的此种征兆并不神秘。实际上,该微弱病痛早已存在,
只是由于白天刺激众多,工作繁忙,没有觉察到;但人入睡后,
由于万籁俱寂,刺激减少,该微弱病痛便在梦中被觉察到了。
转
08-09-01
|
添加评论
|
打赏
◆
◆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立即登录,登录后可回答
更多
相似问题
求助
0
求助您
1
向您求助
1
求助
1
求助
1
更多
求助
相关问题
求助
0
求助您
1
向您求助
1
求助
1
求助
1
精华知识
更多
0
个人收藏
问题被浏览了
162
次
更多
正在悬赏的问题
更多
等待你回答
意见反馈
帮助
评论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