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角色认知问题
无论是在家庭、单位、社会或者某个氛围,每个人都充当、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无论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象在舞台上演戏一样,你必须按照“导演”的规定套路来进行。和舞台上表演不同的是,慢慢人生道路上的“角色”大多时候都是被动的,“表演”也没有“导演”来规定你必须怎么演怎么说,“导演”是明确的或者不明确的社会规范和潜规则。如何把事情做好,使自己有一个相对成功的人生,笔者认为角色的认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从字面上理解,角色的认知似乎并不难。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的职责范围是什么;这个位置你所要做的工作标准和目标是什么;这个位置对角色的各种知识技能要求是什么:这个位置和其他人、其它组织的分界点在哪里,这些都是角色认知的最基本内容。尽管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里各种角色的分量和角色承担的内容不一样,但各类角色所占的比例大体是一致的。决策层的角色总是少数几个精英领袖人物,作为执行层的中间领导稍多,而大多数人们都是具体做事和直接创造价值的。一个组织的最少数高层人物是这个组织的决策层,把握着组织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性质,而作为中层的管理环节上的“中层干部”其实是中间枢纽环节,起着“承上启下”和“上情下达”的作用。其角色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在于推动决策层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时刻认知你的角色,你的事业也许就成功了一大半。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当了个小小的“科级”干部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一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有些人认为“副职”之间按其排名排序也彼此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都是角色认知不清、角色认知错误造成的。正职与副职之间永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副职之间是横向的平行关系,只有平行的工作相互关系和联系,并没有彼此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没有大小之分。“排序”、“排名”那其实是一种不好意思的论资排辈而已。正职和副职所负责任的大小大体上是8:2的关系,显然正职是负最主要责任的。如何做好副职实际上也是件很难的事。由于人的本性、个性使然,许多副职会不时在群众中显露“我也能说了算”的情结,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分管的事务实际上是受正职的委托在“协助”其工作的实质。人各有个性和工作作风,有些正职看似“作风霸道”一切自己说了算,但仔细想来,这正是他尽职尽责的表现。也有的副职抱怨怎么自己分管的工作,正职不打招呼就给办了或者做了改变,这恰好是副职“角色认知”不清的表现,他可以不告诉你做了你分管的“事”,而你绝不可以背着他行事。因为他之于你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整个事情来讲,最终他要负被你多得多的责任!当然,无论是处于那个位置,为了整个组织、为了整个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构建全面的“和谐”,使各种利益最大化,要注意工作方法,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无论是副职还是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都要时刻维护你上一级领导的绝对权威,要讲求工作方法形成这个团队的最大合力,长此以往这个组织的效益最大,你的效益也一定最大。因人而异,有些正职或“一把手”放手于副职很多权力,作为副职的你千万不能沾沾自喜而小事大事统统说了算,不请示不汇报,俨然他自己说了算,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要知道这样做万一“出了事”,不拿你说“事”,你不当“替罪羊”才怪!我过去听人把工作“不缺位”“不越位”当可以推而广之的经验在讲,我说此讲正好可以当作管理上错误的角色错位案例来讲。该你负责和尽职的事你不闻不问,你这不是“缺位”而是失职、渎职;不该你管的你却插手,这不叫“越位”,叫“违反工作秩序”,也是另外一种失职和渎职!你能“缺位”和“越位”说明这个组织的管理水平低下。在一个管理科学先进高效的组织里,你“缺位”要被炒鱿鱼,你“越位”肯定是无效和徒劳的!
要卓有成效地搞好工作,度过一个“潇洒”的人生,除了对个人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外,还以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专业在整个国家,整个组织中的“角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例如在一个国家关乎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行业无疑是金融、电力、石油等行业;在一个医院里医生是其主要的支柱,而一个国营企业里的基层党组织、工会以及共青团组织则是体制的性质所必需,但是次要的;在一个电力设计院里,发电和变电是其主要的专业而建筑类次之,但在一个建筑设计院里相反建筑类却变成了主要的专业。为什么我提出要对自身所处的专业位置进行角色认知,原因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因为“重要性”的不同,导致在利益和权力分配上的倾斜。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不要激动不要怨天忧人,事情就是这样,这样做无疑是对的。你只要也只有把自己的现有的“事情”做好了做扎实了,才能对您有“好处”。否则,你只有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术”跻身于那些热门行业和热门专业才能改变你的现状。
角色认知清楚了,剩下的事就是要认真地履职,履行你的岗位职责。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爱跟风,尤其爱跟国际风。什么全面质量管理TQC,什么IS02000国际质量认证,还有现在的“精细文化”,我看至少这些思想和理念大多是外国人从我们国度弄去的“舶来品”。只不过悲哀地是我们又把它当成了域外“先进的东西”引进了!我想起当年我的一个在国内管理界享有盛名的老教授的话“什么是国营企业的体制影响了它发展和效益,完全是有些人胡干不好好干的借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做好工作,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干,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实质上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一定会显得“苍白无力”。当然,外国人对我们的思想和理念进行了升华和总结,借鉴的作用对我们的许多“懒人”“庸人”还是蛮起作用的。
不断加强学习和创新是提高角色认知能力和岗位履职能力的根本途径。为了“想得更远,做得更好”,就必须从你所在组织的战略定位出发,深入研究探索自己所在岗位核心性、根本性问题,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眼界探究影响自我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学习是为了提高境界和眼界,创新也一定能不断提升岗位履职能力。持之以恒,用不了多久,你的事业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评论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