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690
不良反应及治疗
有报告艾叶中毒致死一例,死者女性,32岁,为医疗目的服用艾叶水1瓶,约500ml,浓度未明。并谓干艾叶约须100g左右才能至死,药用量一般不能超过10g,超过此量2-3倍,即有中毒之可能。
功效分类
止血药;祛湿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3-4月挖掘株丛,分株栽种,按行株距33cm×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填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可结合收获后进行,一般在5、7、9月,施肥以人畜粪肥为主。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
炮制方法
1.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
2.艾绒:取晒干净艾叶碾碎成绒,拣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
3.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用醋喷洒,拌匀后过铁丝筛,未透者重炒,取出,晾凉,防止复燃,三日后贮存。(每艾叶100斤,用醋15斤)
4.《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
5.《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治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叶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溶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工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质柔软、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绿褐色。①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字形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壁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曲,常断落。②腺毛表面观呈鞋底形,由4或6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③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药物应用鉴别
艾叶与炮姜,均温经止血而功能相似,但炮姜主中焦虚寒,艾叶主下焦虚实寒。艾叶与肉桂,皆能温暖下焦气血,然肉桂辛甘大热,能引血而不止血,能堕胎面而不安胎;艾叶辛苦温煦,能温经脉以止血,能行气以安胎。
性味
味辛;苦;性温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艾的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工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 添加评论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