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额宝与房地产泡沫破掉,经济会颠覆吗?
最近一直看天涯经济论坛各种神们的崩溃论,余额宝论,基层公务员苦逼论,感慨万千,但专门论余额宝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的还貌似没看到过,半夜突然来了灵感,必须发这个帖子,记录之,也希望各路大神高人们在此不要吝啬,发表各位高见。
首先从中国房地产这个怪胎谈起吧,众所周知,在中国房地产是个资金黑洞,慢慢的一点点的吞噬着社会上的各路资金,永远也看不到底,并且还在无限且以n贝的速度变大,政府卖地,房企买地抵押银行,银行放贷,房企拿钱盖房,然后就是全民皆倾家荡产买房,房价高涨,国家出台各种政策,不见效果;然后各路资本包括实体经济者一看自己辛辛苦苦做了10年实业,不如老婆炒房2年赚的多,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来了。外资呢,在08金融危机前就大把的疯狂涌向中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一小部分回流救急,但美国宣布qe3后,外资一看中国经济和地产这发展速度,必须第一时间进来啊,这时候正好中国已经开始放开汇率管制了,那人民币就生吧,我生,我生,我使劲生,出口企业苦逼了,尼玛啊,不是计划生育嘛,有这么个速度生的嘛,土豪们乐了,哇塞,外国的东西都突然间变的好便宜啊,于是乎国外的奢侈品店必备会说中国话的导购,土豪们进奢侈品店就是这个这个不要,剩下全要,外国小伙伴们都震精了,尼玛啊,经济危机不带这么个买奢侈品法的好吧。扯的远了,回归主题,就这样,地产黑洞在不断吞噬着中国的经济。突然有一天,即2013年6月20日,shibor这个词第一次进入lz的e文词汇库里,叫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暴涨578个基点到13.44%,什么情况这是,就是银行流动资金不够了,闹钱慌。。。长这么大头一回听说银行也会没钱哈哈,此后开始关注这个。之前总理大人觉得社会上钱已经够多,m2已经使老百姓对物价怨声载道了,于是说了一句全中国人都知道的话叫,盘活存量,说完没几天的样子,央妈放水,银行过关。
[$COMEFROM_UCWEB$]

-
sxlf225588sxlf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银行钱荒愈演愈烈,最终必然刺破房价泡沫
.
一是,房价不断上涨,赚钱效应诱导各行各业资金流入房地产,房市是局部性通货膨胀,而各行各业是局部性通货紧缩。缺钱的企业老板不得不求助于20%以上的高利贷,老板拿到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也超过12%,使得社会实际利率远高于实体经济盈利率,导致不少企业倒闭、濒临倒闭,进而导致不少银行贷款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
二是,合法的余额宝使得银行按揭成为亏本生意,最终将刺破房价泡沫。合法的商店在街上早就存在了,淘宝只是合法的商店的一种,是网络化的合法化的商店。合法的货币基金在证券市场早就存在了,马云在淘宝天猫设立的余额宝是合法的货币基金的一种,是网络化的合法化的货币基金。中国放开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于是,合法的“余额宝”“某某宝”……等网上货币基金大行其道,使得活期存款利率已经接近7%,使得银行活期存款越来越少,使得银行的活期存款成本从0.35%向7%这个方向迈进,老板拿到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超过12%,于是利率只有6%的住房按揭成为亏本生意。
.
三是,随着房价风险不断增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已经高达20%,使得大量银行资金被锁定在央行。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就变成坏账补偿金,可能大多数有去无回。
.
四是,新市长想的是如何借更多的钱,谁会为老市长还款?地方政俯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铁道部等)有恃无恐,资金回报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只借不还, 借多还少,使得银行将要陷入“顾客偿还的数额少于贷出的数额,银行金柜的流入无法填平货币流出的入不敷出的金柜枯竭”(亚当斯密语)。
.
五是,大量的纸币被官员存放在床铺底下,被移民族带出去。
.
六是,温州、鄂尔多斯、神木房价大跌使得银行兔死狐悲,使得银行高层真真切切地意识到房价下跌的风险,不得不收紧房地产贷款和按揭业务,将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将允许银行破产,加上银行倌员官商勾结的恶行,已经使得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度下降。
.
七是,“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各国银行的自有资金率标准越来越高。2012年,银行的自有资金率只有6%,也就是说银行承担坏账的能力很低。官商勾结,骗贷、假按揭大行其道,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将“收拾金瓯一片”拍卖土地住房真忙,坏账可能导致银行自有资金率归零,那时美丽帝操控的穆迪等三大评级机构就会对中国的银行举起屠刀。加上政策调控,使得银行开始缩手缩脚,导致银行乘数降低。
.
八是,面对中美货币战争,面对人民币国际化,面对通货膨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面对经济泡沫可能破裂,面对一些热钱出走、外商可能撤资和移民潮,大印钞票已经难以为继,因为“给破洞的轮胎打气”,只会让破洞更大,漏气更多。
.
原因还有九、十……
..
.
2、闹钱荒的银行必然减少贷款,提高按揭利息,这是压死房价(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房价由60%的银行资金支撑起来的。房价呈现100万元 …… 200万元……300万元 ……400万元 ……不断上涨,前提条件是银行向开发商和炒房囤房者提供60%的低息贷款,呈现60万元……120万元 ……180万元 ……240万元 ……的越来越多的态势。结果是银行半倒闭的可能性呈现20% ……30% ……50% ……70% ……的越来越大的态势。
.
房市炒作的是政府万能论,炒作的是通货膨胀概念,归根到底是按揭击鼓传花的游戏。可是,钱荒愈演愈烈说明通货紧缩越来越明显,说明银行银根在不断收紧(口袋收紧)。2014年1月,有媒体报道:“银行存款规模以千亿之级别迅速萎缩,继而传导至信贷新增规模的日益紧张。”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将超过按揭利率,于是闹钱荒的银行必然减少房地产贷款,必然提高按揭利息。在自住刚需如骆驼负重的情况下,银行按揭减少、按揭利率提高,成为压死房价(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因为住房平均寿命只有30年,人的上班时间难以超过30年,所以银行必然对老房子实行0按揭,以前是房龄20年的0按揭,现在是15年,将要收紧到10年,所以按揭的击鼓传花终有一天会偃旗息鼓,房价泡沫终有一天会破裂。
.
如果高层、地方政俯、银行相信房价永远上涨,支持的力度必然越来越大。可是他们从2005年开始,用限购、限贷、增多税费等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房市风险与日俱增,越来越大。他们在减印钞票,在做开征房产税的准备工作,在少发贷款按揭,这相当于庄家在渐行渐远,这相当于庄家在减仓,而你小散户却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仍然在逆势增仓,不是找死吗?
.
房价由60%的银行资金支撑起来的,随着房价风险越来越大,银根收紧的力度必然越来越大。很明显,银行贷款不但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而且银行遇到危险比兔子跑得更快。到房熊市,银行必然半倒闭,泥菩萨饥肠辘辘,自身难保,雨中收伞是必然的,所以高杠杆的炒房囤房者将沦为落汤鸡。看看美国房价大跌时的银行,纷纷倒闭。许多人沦为负翁。(●●)
2014-12-23
| 添加评论
| 打赏
关于回答者

-
0个问题 2个回答